美最新民调称77%民众反感中国,中国人对美国好感几何?
9 月 10 号路透社说了,美国政府想禁了中国航司往返美国时飞俄罗斯领空,理由是美国航司吃了亏。听着挺厉害,可懂行的都知道,绕开俄罗斯航线变长,油烧得多,机组排班也紧,航司成本一涨,机票能不贵吗?拦别人走捷径,自己人买票时钱包不得更瘪?
9 月 10 号路透社说了,美国政府想禁了中国航司往返美国时飞俄罗斯领空,理由是美国航司吃了亏。听着挺厉害,可懂行的都知道,绕开俄罗斯航线变长,油烧得多,机组排班也紧,航司成本一涨,机票能不贵吗?拦别人走捷径,自己人买票时钱包不得更瘪?
别怀疑,剑桥刚出的脑成像报告说,这不是你懒,是大脑自己把“刷新率”调低了——新鲜刺激变少,时间就被压缩成一张薄纸,风一吹就翻篇。
数据出来吓一跳:只要连续想旧人超过90秒,默认模式网络亮得跟圣诞树似的,抑郁概率直接+47%。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事务参与者”“可靠的中国伙伴”“中国正变得‘酷’起来”……近一段时期,多项跨国民调和国际媒体报道显示,中国国际形象持续向好,全球好感度稳步上升。
刷手机刷到手指发麻,屏幕里全是别人晒的“完美人生”,心里那点自卑被放大成高清特写。
十二年前,皮尤在伯恩茅斯崭露头角,当时他与年轻主帅埃迪-豪一同,为梦想中的英超升级资格而奋斗。如今退役后,他成为了一名美食博主,但皮尤承认,自己刚开始时,厨艺可比球技差多了。
“刷手机刷到凌晨两点,眼睛酸得睁不开,心里更空——这说的是不是你?
消息人士透露,谷歌正终止对《金融时报》的企业订阅服务,且这并非唯一被砍掉的企业媒体订阅项目。此举反映了这家搜索巨头在整体财务表现依然强劲的背景下,持续推进的更广泛削减成本行动。
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高耶尔将于 9 月 22 日访问华盛顿,以推进一项长期悬而未决的贸易协议磋商。此前,停滞的美印贸易谈判于上周重启,并取得最新进展。
国家形象的塑造,根植于其发展理念与国际实践。中国以“互利共赢、和平发展”铸就的“可敬”形象,与美国以“霸权威慑、单边主义”维系的“可畏”形象,构成了当代国际秩序中鲜明的对比。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两国核心价值与行为逻辑的本质不同。从软实力理论视角看,“可敬
皮尤研究中心 17 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人对 AI 的态度偏向谨慎。50%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 AI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感到担忧而非兴奋。这一比例比 2023 年的 52% 略有下降,但已明显高于 2021 年的 37%。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美国人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并不乐观。整整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AI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到担忧多于喜欢。虽然该比例较2023年的52%略有下降,但相比2021年的37%仍有显著上升。
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全球态度调查,覆盖了14个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民众对中国印象普遍不佳,平均61%的人持负面看法。像澳大利亚、日本这样的国家,负面看法甚至高达80%以上。为什么会这样?
拉布布是一种长着兔耳朵、咧嘴笑的收藏玩具,它广受欢迎是中国流行文化在全球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最显著标志之一。蕾哈娜、大卫·贝克汉姆等名人的照片中都出现过拉布布玩偶。
西方媒体的抹黑,让美国民众对中国带有很多偏见,但好在有免签政策的存在,让外国人认识到了真正的中国,可就在今年4月份,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对中国持有不良看法的美国人仍有80%以上,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而在中国又有多少人看好美国呢?
日本对中国的恐惧,首先源于深刻的历史纠葛。二战期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投降的十四年间,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了南京大屠杀、华北“三光政策”、东北731部队活体细菌实验等无数暴行。尽管日本教科书对这些历史轻描淡写,右翼势力甚至试图淡化否认,但历史的伤
今年4月份,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引人关注的民调,显示仍有约77%的美国民众对中国抱有负面看法,而在中国,民众对美国的观感也在发生显著转变。那到底是什么在影响两国民众的相互看法?
90年代的中国,正踩着改革开放的初节奏缓慢追赶,与彼时号称“山巅之城”的美国相比,经济与生活水平的差距肉眼可见。不少人揣着对“美式自由”的执念,成了移民潮中的一员——其中不乏卖掉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核心房产的家庭,一套当时仅值二三十万的房子,成了他们奔赴“梦
一边是中国为纪念抗日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筹备的9.3阅兵,一边是美国突然宣布的海军阅兵。
眼下,美国人正在欢度一年一度的劳动节。美国劳动节是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一(今年是9月1日),在这一天美国人会举行游行和其它活动。该节日旨在纪念工人运动并表彰工人阶级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